这个时间段面红心跳,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

本文作者:杨力,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国学大家、作家


中医认为五色主病,即“色青多为肝病,色赤多为心病,色黄多为脾病,色白多为肺病,色黑多为肾病”。这种说法,揭示了面色和健康的一些内在联系,我们身体的气血有一定的盛衰节律,这种盛衰常常从脸部显示出来。

一般来说,身体健康的人,脸色红润,血气充盈;而身体不适的人脸色苍白,血气虚衰。所以,我们可以从面部颜色可以大概判断出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满面红光”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气色好,身体健康”的标志,殊不知满面红光有可能是许多疾病的先兆。如果经常有人说:“你面色好红润啊!”暂且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有时候并非是好事。我曾遇到一位中年妇女求诊,她的面色红润,恍若喝醉酒般,中医称为“面红如妆”。她的满面红光,实际上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特殊体征,究其原因是因为高血压病人颜面皮肤充血而发红。

有些高血压患者就像这位妇女一样,症状不一定很明显或者根本无症状,所以依然能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时候恰恰会贻误了诊断和治疗,到后来是血压越来越高,而殃及心脑血管,一旦遇到外界刺激和情绪激动,就会引起心脑血管意外发生。所以说,满面红光未必健康。中医里面有个面部诊病法,赤(红)为血色,有实热、虚热的不同。

若满面通红、发热微感恶寒的为表热;面红发热、汗出口渴的为里热,均属实热,是由于热盛而致面部脉络扩张、充血所致;虚证面红,多在久病后再出现;若仅午后两颧潮红、低热,则为阴虚火旺,属于虚热,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等;面红目赤,不发热的,为肝火上逆;若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化妆的为戴阳证,是肾阳衰微、阴寒盛极、格阳上浮所致,属危重症;如赤色见于面颊及腮上,是心脏有病的表现。

所以说,如果是在下午2~3时左右,经常出现胸闷心慌、脸红心跳的现象,这很可能是心脏有问题了。
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此时是未时小肠经当令时段,这时出现问题多是心脏的问题。心在五行中属火,为阻中之阳,中医称它为“火脏”。《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指出:“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意就是说,心与脉相合,它的精华还反映到面部的颜色上。如果一个人的心火亢盛,其面色就会变得红赤,下午2时左右脸红便是心脏心火外散的现象,如果脸上出现红色桃花状,尤其是在眉毛的正中间,就像化了妆一样,那就更危险了。

一个人如心火过旺时,除表现为面部红色外,还表现为口烂、舌疮、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等小肠热证和症候,这又叫做“心移热于小肠”。如果小肠实热,也可顺经上于心,则可出现心烦、舌尖糜烂等现象。如何治疗呢?中医时认为,这时既要清泻心火,又要清利小肠之热,相互兼顾,才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也有人认为是下午阴胜,病人阳气弱,阳不入阴,反被阴气“顶”起来了,故应扶阳。说到这里,一定有人问:是不是面色红润都是有病呢?当然不是。

因为有得面色红润是生理性的,是健康的表现,如不少小孩和青年女性,两颊白里透红,像熟透的苹果;有些老年人,鹤发童颜,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这其实这是黑里透红的表现,是健康的红颜。所以生理性的脸红不必顾虑。如果出现病理性脸红,要及时请医生诊治。病态红颜往往都伴有其他症状。即使症状不明显,但只要原先并非红颜,而突然“红光满面”,也应提高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让隐患在体内滋生、发展、恶变。最明智的办法就是及时去医院检查清楚,避免贻误病情、失去宝贵的治疗时机而后悔莫及。

文章内容整编自《养生就在每时每刻》作者:杨力



分享到:

猜你喜欢

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学可以考_吗

2024-08-31 @ 养生食谱

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学可以考_吗中医养生学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中医养生学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感受它带来的

中医健康养生_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2024-08-30 @ 运动养生

中医健康养生_中医健康养生杂志对于中医健康养生的话题,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供相关的资讯和建议。文章目录列表:1.???????????2.中医养生讲究这几点看

中医四季养生_中医四季养生知识讲座总结

2024-08-29 @ 养生常识

中医四季养生_中医四季养生知识讲座总结_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中医四季养生”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

中医养生茶_中医养生茶饮开店需要什么资质

2024-08-22 @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茶_中医养生茶饮开店需要什么资质希望我能够回答您有关中医养生茶的问题。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回答您的问题。文章目录列表:1.名中医的冬季养生茶冬季养生茶有哪些2.

中医养生之道_中医养生之道经典句子

2024-08-22 @ 综合资讯

中医养生之道_中医养生之道经典句子感谢大家在这个中医养生之道问题集合中的积极参与。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践经验,以帮助大家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