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我,怎么学好《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
- 时间:
- 浏览:0次
- 来源:一丰情感文章网
大一的我,怎么学好《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大一的我 ,怎么学好《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文章目录列表:
大一的我 ,怎么学好《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
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课程
谷鑫 李丹琳
《中医基础理论》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课,其内容涉及到中医学体系的基本特点、哲学基础、藏象、经络以及病因、病机、治则等方面。通过该课程塑造出的认知结构为其后各科课程的学习提供了自我组织、同化的能力。但此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学新生,仅凭借他们以往的思维模式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速思维的发展、夯实相关基础,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一、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初次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学生,对其中抽象的概念产生似懂非懂、“雾里看花”的感知,这是因为人在进入青年期之前的思维主要是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刚入校大学生正处在青年前期。而抽象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其发展较晚,一般成长到青年期之后,才有比较发达的抽象思维。且中医基础理论的思想毕竟跟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差距,正是这种差距导致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障碍。因此,需要在新生原有思维的基础上,促进其抽象思维的发展。
1. 接受——抽象思维的养成——理解
对于一门新的知识,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从陌生、熟悉到掌握,对待知识的态度随知识的深入而改变,同时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断提高。所以,对初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学生来说,不妨先接受它的内容,在头脑中产生感性认识,熟悉它所阐述的观点和主张。以此为基础,再来促进抽象思维的养成。
为什么要接受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后才来促进抽象思维的养成呢?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所决定。学生在进入中医药院校以前,虽然在思想上对中医已有大体的了解,立志为中医学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但在理性上对中医的认识还很模糊。表现为“两性”:①盲目性。不清楚中医学理论的内容和主张。②被动性。学习目标不明,也没有明确的思维概念。这两方面的因素促使学生应在很长时间内培养自己的接受能力。二是为养成抽象思维做准备。人的高级思维的养成,需积累一定的理论知识。医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除应及时、主动地充实自己已具备的思维形式外,更要注重用抽象思维去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
2.养成抽象思维的重要性
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和认识的差距等诸因素的制约,古代学者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跟现代人的认识不相同,建构了一套 的中医概念。如“心藏神”的定义与现代医学有异。现代医学明确认识到脑是人的精神、思维和情志的器官,而中医强调心主管人的精神、思维和情志。可见,中医基础理论的部分概念是很抽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避免已有的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冲突,必要时还应剔除现代观念对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束缚。
3.抽象思维 “悟”性
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对知识的理解也要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内容,更要有一种“悟”性。学生用抽象思维分析书本上的概念时,会用自己的认识去理解,而这样的认识恰恰是在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后“悟”到的。作为理解知识的主体,学生能自己“悟”出一些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看法,这对学习帮助很大。例如,在学习“病”、“症”、“证”三者的联系时,可以“悟”出以下三条结论:①症是客观表现出来的,证候是主观归纳的;②当出现了症后,才能判断出某症相应的证候;③证候是对病理的综合概括。当然,在对知识进行深刻地领悟后,会发现掌握知识的程度比原来更深了。
二、思维过程
中医基础理论讲求以整体观念为基本特点,通过阴阳、五行辨证各个脏腑的生理特点、病理表现,论证病因、病机,从而寻求“防”和“治”的原则。学生在学习时应注意使思维顺着一条主线,提纲挈领,掌握知识的渐进性,使学到的知识为己所用。
1.归纳总结
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往往看重的是重点内容,忽略了细微的知识点。如果在每一章节学完之后,进行归纳总结就能抓住这些细小的知识点。比如在 “五行相乘与相侮”的章节中,由于木的亢盛而引起的相乘称为“木旺乘土”。但类似“木旺乘土”的五行相乘、相侮的名词术语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中有很多。这时应及时归纳。把它们一一罗列出来,找出规律进行记忆。
当然,归纳总结的形式要新、方法要巧。尽量避免抄书罗列。可以用列表、作图等方法把一些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生动、一目了然。
2.比较辨析
比较、分析是思维的基本过程。运用比较辨析很容易分析出两个相似名词或术语的异同。在比较“营气”与“卫气”、“津”与“液”、“痰”与“饮”的实例中。拿“营气”与“卫气”作比较,通过从它们的含义、生成、分布和功能上进行辨析,加深记忆,深刻理解:“营气”和“卫气”都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化为水谷之气的某些部分化生。不同的是,前者由“精专柔顺”的部分化生。后者由“僄疾滑利”的部分化生。而且一个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另一个是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三、夯实思维模式的基础
1.拥有文言文知识
众所周知,中医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时期是在古代。古代医家的思想大多是以医古文的形式流传下来。学生在学习时,必须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中引用了许多古代医学著作的精辟论述。如果没有坚实的文言文基础,就不会理解这些论述的观点。
2.积累医家名句
《中医基础理论》中引用的句子是对知识的总结,对内容的分析往往起到“一针见血”的效果。例如在讲到“五行相乘和相侮”时,引用了《素问·五运行大论》中的一句话“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这句话是对五行相乘与相侮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充分说明。因此,学生应注重记忆一些医学著作中的名句,去更好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内容。
为了学好《中医基础理论》,师生需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探寻方法,总结经验。本着一种发扬、创新的精神,继承中医基础理论的思想。只有对《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产生强烈兴趣的时候,才能全面深入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第2版)》内容简介:随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规划教材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新二版) 《中医基础理论》的修订出版,我们对原配套教学用书《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作了修订。
新版习题集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规划教材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新二版) 《中医基础理论》为蓝本,所有练习题和模拟试题的答案与该教材相一致。
此次修订,在基本保留原版内容的基础上,做了如下工作:
1. 随着“十一五” 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内容的调整而对习题作相应的调整,如将原第二章藏象的习题与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的习题前后对调,增加了“喉为肺之门户”以及“失精”等知识点的习题等。
2.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版)的要求,适当调整了各章节习题的数量,使其覆盖面更宽广,并修改了某些与新版教材内容不符的习题和答案。
3. 根据《 中医类别中医、中西医结合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国际中医药从业人员考试大纲》的要求,适当扩充了各类选择题的数量, 以适应 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及国际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中医师资格考试。
4. 原版习题集中附1的“综合问答题”很受读者欢迎,此次又作了进一步修订和补充。
5. 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调整,此次修订删除、了原版习题集中中医基础理论作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模拟试题,伺时修订并充实了中医基础理论作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的模拟试题。
此次修订过程中,于少泓、高博、徐宁、方亚利编写并补充了部分选择题和综合问答题。新习题集的总题量达到2163道。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大一的我 ,怎么学好《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