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典籍的作用,什么被奉为兵家经典,

什么被奉为兵家经典《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版《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兵家最有影响的代表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有孙武、孙膑、吴起等。兵家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吕尚(即史上著名的姜太公)。孙子的著作《孙子兵法》深受吴国欢迎,并在古今中外影响深远。重要著作《太公兵法》(亡佚)孙子《孙子兵法》孙膑《孙膑兵法》(亡佚却被再次发现)吴起《吴子兵法》诸葛亮《兵法四十二篇》兵家主张什么战来形容兵家的思想主张兵家,古时研究军事问题的学派,指军事家或用兵的人。如:胜败兵家常事,兵家必争之地。兵家主张运用武力通过战争来达到统一国家的目的.创始人是孙武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兵家经典是什么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或《吴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现存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版《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兵家地位及影响孙子兵法已经上升到哲学高度了,肯定是地位很高的。不得不说中国人对战争的研究和研究的深度那比西方要高明的多,也深入的多,早在2000多年前,孙武就把战争分析得那么透彻了,当时的西方人的打仗也就是打群架而已。据说孙子兵法是美国西点军校的必修课之一。兵家的代表作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在桂陵、马陵两败魏军。后辞官归隐。著有《孙膑兵法》一书,后失传。1972年,在山东银雀山汉墓发现了这部兵法的残简,分上、下编,各15篇,经过整理,现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孙膑兵法》凡16篇,系原上编诸篇加下篇中的《五教法》而成,其篇目依次为: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五教法、强兵。《孙膑兵法》继承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提出了“战胜而强立”和“乐兵者王”等有价值的战争观点和原则。兵家的意义起源于孙子兵法,后由孙膑继承并发展。其中包含了战略思想,权变管理思想,人才管理思想。孙子认为,战略思想中心为“上兵伐谋”,“知己知彼”,将权变管理思想总结为“合乎利而动,不合乎利而止”,而在人才管理思想中认为兵站中军事人才的重要性高于军事力量,“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在现代社会中,兵家管理思想被广泛运用于军事管理、现企业管理中以及社会的各个领域。1、战略思想孙子是世界上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他在著作中对谋略问题着墨尤其多。孙子强调要在战前对事关全局的战略进行部署和谋划,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按照战争中各个方面、各个阶段的关系来决定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用。孙子提倡“上兵伐谋”。计谋主要内容是五事:道、天、地、将、法;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谋略需要“知己知彼”,孙子强调只有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敌方的信息,才能明白对方的意图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达到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的目的。2、权变管理思想孙子把权变管理的原则归结为:“合乎利而动,不合乎利而止。”战略目标不可变,但实现战略目标的战术是多变的。一是出奇制胜。“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出奇制胜就是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段,以出人意料的斗争谋略与方法取胜于敌。二是迂直制胜。“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故意迂回绕道,并用小利引诱敌人,这样就能做到比敌人后出动而先到达必争的要地。三是以快制胜。“兵贵胜,不贵久”,兵贵神速是克敌制胜的重要一法。3、人才管理思想孙武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择人”者,善于量才用人也;“任势”者,善于造势和利用形势也。所谓“择人而任势”,就是要求军事指挥员重视选用人才,利用形势,以战胜敌人。从“择人”方面而言,兵战固然是军事实力的较量,但更重要的是人才竞争。在战争中,谁拥有人才,谁就会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谁就有赢得战争胜利的可能。因此,挑选将领是战争胜败的关键。什么人能当将领?孙武的标准是:“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兵家提倡什么应该说是中华文明的成型阶段。中华文明就是在百家争鸣的基础上,逐渐成型,并发展起来的。那个时候的法家、儒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的学说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题。医家虽然不是什么显学,但是医家的学说发展成了后来的中医,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虽然式微,但是继承农家的农学却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墨家虽然在汉以后就不见了,但是其思想在中国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秦末战争结束之后,法家虽然式微,但是法家的思想一直是统治者统治国家的思想武器之一。阴阳家思想融入到了后来的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之中。道家思想曾经在汉朝的时候得到汉朝皇家的支持。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道家式微。后人在道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阴阳家、黄老道和神仙方术的思想,发展出了道教。儒家思想经过改造之后,成为统治者提倡的显学。兵家思想虽然在此后的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并不是太高,但是兵家思想的传承一直没有断绝。后世的学者和将帅为了应付在战争中遇到的问题,在兵学理论研究的同时,不自觉地延续了兵家理论的传承,并利用儒家思想,将老的兵家思想改造成了新的兵家思想。往后的将近三百多年,中国文化主流,就是这几家学说的互相融合和碰撞。直到佛教传入中国,整个中国文化才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什么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孙子兵法》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条件是诸侯兼并与大国争霸主导,战乱频繁,战争实践丰富;《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扩展资料:《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璀璨的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不仅止于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遗产,她更是华夏智慧与朴素思想的象征。兵家讲究的是兵家的战略思想讲究三大制胜准则--全胜、先胜、速胜,均是战略战术中首选的原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要把握先机、争取主动优势。《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意思是不需要作战只需要威慑力,对方就屈服了。只要热战开始,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彼此都会发生消耗、人员伤亡,所以真正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并不希望打仗,最高境界就是通过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形成军事威慑,是对方放弃,此谓全胜。《孙子兵法》中,“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意思是先做到让敌人无法攻击你,不可被战胜,再寻找良机战胜对方,此谓先胜。《孙子兵法》中,“兵贵速,不贵久”,是指用兵贵在神速,求迅速取胜,不能拖延,时间长了就有大的消耗,情况很容易发生变化。孙子的观点认为,积累自己的实力,蓄势待发,同时把握时机和地利,迅速寻求最佳点突破,从而取得快速胜利,此谓速胜。这三大要素在军事和商业竞争中都有直接应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兵家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1、战争支柱——以仁为本.《司马法·仁本第一》开宗明义:“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正不获意则权.”仁者使人亲,义者使人悦.此二者,才是战斗力的凝聚核,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 2、战争准则——师出有名.《礼记·檀弓下》主张“师必有名”,认为师出无名,必将遭到众人的反对,定成败局.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1、重站思想.《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2、慎战思想.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孙子兵法》中这样写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3、备战思想.其意就是未雨绸缪.孙子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和思想的熏陶,提出了必须重视备战的思想,并告诫人们思想上时刻不要忘记战备,做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4、善战思想.就是要会用兵打仗.一是注重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胜论.“道”就是政治,是“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当然,在注重道的同时,其他四个“天、地、将、法”因素也不可忽视.二是庙算制胜论.庙算,是古代开战前在庙堂举行军事会议,商讨与谋划战争的一种方式.《孙子兵法》主张战前要算,要对战争全局进行计划和筹划,定出可行的战略方针.三是“诡道”制胜论.《孙子兵法》里讲道:“兵者,诡道也”.因此,他提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的诡道之法,进而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目的.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不仅仅对战争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政治、外交、经济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帮助.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自古以来,战争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标就是以“全”争胜——“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篇》中指出:“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因此,“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站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五、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其主要表现在:“致人而不制于人”,夺取主动权.强调的就是要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灵活且有针对性的采取制胜方法.六、孙子在用兵上强调奇正他说:“凡战者,以正合(合力攻击),以奇胜(奇兵制胜)”.奇正是我国古代一对重要的军事矛盾,历代兵家多有阐述和运用.奇正的含义广泛,一般说来,常法为正,变法为奇.分而言之:在兵力使用上,守备、钳制的为正兵,机动突击的为奇兵;在作战方式上,正面进攻、明攻的为正兵,迂回、侧击、偷袭的为奇兵;在作战方法上,按一般原则作战的为正兵,采取特殊战法的为奇兵.奇正充分体现了用兵的机动灵活性,出奇制胜的高妙之处,在于攻击敌人无备与虚弱之处.七、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选贤任能,不仅是古人的用人之方,也是用将之道.1、重将思想.《投笔肤谈·军势第七》指出:“三军之势,莫重于将”.并且认为,“大将,心也.士卒,四肢百骸也”.我们现代所说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2、选将思想.在古代,选将标准有五,《孙子兵法·计篇》中明确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3、用将思想.古人认为,将帅使用的原则,就是信任和放手.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分享到: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五绝养生网

2023-05-10 @ 养生食谱

2019-09-0522:24:13内容来源:点击:次标签:导读:《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养生食谱图片大全分为《素问》和《灵枢》养生食谱图片大全两其他部分,原因其他部分形养生

任继学的学术思想

2023-04-25 @ 综合资讯

任继学,1926年1月出生,2020年2月逝世,吉林省扶余县人,是中国第一位国医大师,白求恩奖牌得主,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中医学的开拓者之一。学术思想钻研医

周仲瑛的学术思想

2023-04-18 @ 养生食谱

周仲瑛在学说上主张不执著于一家说,善于综合应用各学说之长从应用中寻求发展,并通过实践提出新的论点和治疗方法。流行性出血热主要表现为卫气营血转移经过,见三焦,六经形证应为此综合温

【男人到了中年思想什么样】

2022-11-03 @ 运动养生

作食疗补肾吃什么水果为作为女人的心里面总食疗补肾吃什么水果就是乎作为作为女人爱,在乎作为作为女人爱就是 切。直到中年,作为作为女人爱的思想必然有怎怎样呢? 心态稳定,行事非

道家思想,太极修炼靠心

2022-10-30 @ 四季养生

道家思想精神说,太极拳食疗妙方治百病视频食疗妙方治百病视频的主要包括的修为在心,也完全说现在现在修炼任何东西好的东西都能用心,都能食疗妙方治百病视频不必心理解它太极拳修炼不掉,